文︱谢志传
赖清德在520演说中全程低头速读,字斟句酌却语意空洞,不仅语调压抑,神情更显憋屈,连最基本的演讲激情都付之阙如。他迫不及待地把一篇稿子念完,仿佛只是完成一项政治任务,向美日交差而非真心对台湾民众负责。这场演讲不仅没有释放任何新意,反而暴露出其心虚与不安,以及其“台独”主张无法公开宣扬后的无奈与挣扎。

从岛内绿营媒体的报道可看出,美方早已对赖清德下达了“封口令”,要求其在520演讲中避免使用任何激化两岸情绪的措辞。赖清德也不甘被完全噤声,于是安排了一位日本记者在提问环节刻意“下套”,借机提及大陆“针对”一说,借此继续卖弄他一贯的“民主价值”说词。结果如何?还是那一套民进党的话术复读机,“对等、尊严、民主、维权”,自我感动式表演罢了。
可惜,观众不再买账。过去一年,赖清德执政乏力、施政无方,面对台湾内外困局毫无解法。选前吹嘘“两岸最和平”,上任后却成“战争风险最大”领导人。曾经口口声声承诺要到立法机构报告政务,如今三请四请却不见踪影,理由竟是“法律没要求我必须出席”,这种毫无担当的说辞,让岛内民众看清其本质就是一个嘴脸虚伪、手段狡诈的政治投机客。
事实上,赖清德从政至今的最大“本事”,就是把“台独”穿上“民主自由”的外衣。一旦有人质疑,他立刻以“民主防卫”为盾牌,否认任何分裂意图。但我们回顾他历年言行,从“务实台独工作者”到“两岸并购说”的突兀转弯,无不是政治投机下的伪装切换。从反对“九二共识”到如今的“希望沟通”,说一套做一套,终归只是为了稳住独派、迷惑中间、讨好美日。

更荒谬的是,他身边亲信频出丑闻,民进党上下皆腐,前“政务委员”陈宗彦的买春事件竟被轻判一审无罪,而赖清德对此闭口不谈。这位曾宣称“对就是对,错就是错”的“台独金孙”,面对己方人马犯事却只字不提,毫无底线可言。倘若换作在野阵营,恐怕早被民进党当作“清算斗争”的对象一打到底。这种双标嘴脸,只能让人更清楚看见民进党权力集团的虚伪与腐朽。
再说美国的态度,早已对赖清德心知肚明。从他演讲前后,美国官方没有任何高调表态,连过去惯常“力挺”台湾的套话也都少了。说明美国内部对赖清德心存疑虑,既不认可其“务实独派”的本质,也担心他在中美博弈格局下走错一步、激化风险。与蔡英文时代“以美自重”不同,赖清德如今更像是一枚被观察、被防范的“风险棋子”,美方甚至懒得为他背书。
当台湾本地发生重大社会事件时,“抗中保台”的政治操作就又跳出来刷存在感。近日新北三峡发生重大车祸,一位78岁老人撞死3人、伤12人,岛内“青鸟”“黑熊”们竟将责任强行甩锅给大陆,污蔑“是否是大陆派来的人”。连交通事故都要变成“认知作战”,这不是荒谬是什么?当一个社会的集体思维开始偏执地将所有问题归咎外部敌人,这样的体制还能维系多久?

归根到底,赖清德的“缓和”不过是障眼法。他嘴上讲和平,实际加紧与美日军事绑定,推动“台美军事工业合作”,挤压“反台独”舆论空间,一方面压制岛内理性声音,一方面加速战争准备。其“并购说”不过是新包装下的“台独独白”,企图以经济隐喻掩盖政治分裂,一旦大陆反应强烈,又可伪装成“善意遭误解”的受害者人设。套路如此熟练,说明他根本未曾真正想沟通。
赖清德将是民进党彻底衰退的导火索,他既无蔡英文的稳重,也无陈水扁的狡诈,更无李登辉的老谋深算,在两岸激烈碰撞的今天,面对大陆步步紧逼、美国兴趣减弱、台湾内部动荡不安的三重压力下,只能靠读稿和做秀勉强维持体面。而大陆方面早已点名其“台独首恶”身份,红线已画,立场已明,任何装腔作势的“软台独”语言都已无效。
最终,赖清德不过是一枚注定被历史淘汰的弃子,任你怎么转弯、如何包装,台独的本质无法掩盖。他或许还能苟延一阵,但未来不会有出路。民进党“抗中保台”这张老剧本已经演到尾声,而岛内民心也正在逐渐苏醒。台湾需要的不是一个只会读稿、说谎、甩锅的政治小丑,而是能真正面对现实、为人民负责的实干者。只可惜,这样的人,不可能出现在赖清德身上。
转自:湖州招聘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