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直新闻:陈先生,中美新一轮贸易谈判即将在瑞典展开,对此您有何预期?人民日报“钟声”为何发表文章指出“诚意不等于无原则地妥协”?
特约评论员 陈冰:我们先来看这次中美瑞典会谈应该谈什么。美国4月份对中国加征145%的关税后,中国随即反击,对美国加征125%的关税。特朗普率先“眨眼”以后,中美在日内瓦进行谈判,双方都同意将对等关税下调115%,延缓90天考虑关税问题。此后美国又推出具体产品的出口限制禁令,比如芯片、芯片设计软件及航空发动机等,中国对等反制,在稀土出口上设立限制措施。美国又受不了,希望和中国谈判,之后中美在伦敦谈判,解决了特别商品的出口限制问题,原则上达成贸易框架协议。
按照正常的逻辑,这次中美瑞典谈判,就该讨论中美关税税率问题,把此前达成的“贸易框架协议”变成“贸易协议”。中方在这次谈判前,表现出解决美方强加的“芬太尼关税”的意愿。20%的税率,比美国对他国的基础关税税率都高,这显然是荒唐的。为表达在芬太尼问题上与美国合作的诚意,6月底中方把制作芬太尼的两种基本成分列入严格管制清单。但是美国在瑞典谈判前,似乎有意要改变谈判的主要议题,一是说瑞典谈判将重点讨论中美关税暂缓期再延期,也就是要延续中方对美征收10%的关税,而美国要对中国进口产品征收55%的关税,美国这是明显占便宜;二是要讨论中国采购俄罗斯和伊朗石油的问题,美方威胁要对中国征税,这简直与中美贸易没有一毛钱关系。
针对美国的胡搅蛮缠,人民日报“钟声”在中美瑞典会谈前发出警告,希望双方“朝着实质性解决问题的方向共同努力”,不要无理取闹,不要顾左右而言他。文章还强调,面对美方的关税讹诈、投资限制、技术封锁等形形色色的遏制打压,中方捍卫自身正当权益的意志坚定不移,能力有目共睹。这是警告美国,你要是乱来,不谈正事搞歪门邪道,那中方将坚决地打回去。我个人对这次瑞典谈判谨慎乐观,美国毕竟领受过中国的强硬。美国要是再不好好和中国谈,那么美国可能就得吃第二遍苦了。稀土悬剑近在眼前,随时都可能落下来。也许特朗普正在脑筋急转弯,就像《华尔街日报》所说,特朗普正转向“交易模式”,寻求与中国达成经济协议,着眼于为美国企业和技术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。

直新闻:西方媒体把中美伦敦谈判说成是“芯片换稀土”,如果中方在稀土上再设限,那美国是否也会在高端芯片上对中国再设限呢?
特约评论员 陈冰:这是好问题。西方媒体把中美伦敦会谈,简化成“芯片换稀土”,纯粹是误判。伦敦会谈后,美国批准向中国销售英伟达H20芯片,美方称这是中美经贸谈判的一部分。中国商务部马上回应,这是美国的主动行为,并非中美经贸谈判的一部分。换句话说,“芯片换稀土”是不成立的。那么关键问题来了,美国能在芯片上卡住中国的脖子吗?今天(27日)有一条消息全世界都在报道,说昨天(26日)华为公司展示了一款人工智能计算系统,行业专家认为,该系统可与英伟达最先进的产品相媲美。路透社的报道标题更写着:《华为展示AI计算系统,与英伟达的顶级产品竞争》。所以说美国要在芯片上设卡,制约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,那是办不到的。
反过来,我们再来看中国的稀土对美国有怎样的影响?中国对美稀土出口设限后,美国宣称要减少对华稀土依赖,美国国防部罕见斥资4亿美元,成为美国最大稀土生产商——芒廷帕斯材料公司的最大股东,股票暴涨50%。但是短短15天以后,美国业内人士承认,民间资本避而远之,根本不看好美国自己发展稀土产业。美国要实现稀土自给自足,至少耗时10到20年,并付出至少以万亿美元计算的成本。目前中国掌握全球92.3%的稀土分离产能和86%的深加工专利。澳大利亚稀土生产商也曾试图为美军供应重稀土,但因缺乏中国萃取技术,成本高出300%,投产被迫推迟至2030年。
最近中国持续收紧战略矿产资源管控,对稀土走私“零容忍,出重拳”,严办了一批内外勾结实施走私的案件。这些都说明,美国用芯片来拿捏中国是拿不住的,但中国用稀土却可以把美国治得服服帖帖。也因此,中国有底气给美国发出忠告:磋商有底线,合作有原则,诚意不等于无原则地妥协。
作者丨陈冰
转自:湖州招聘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