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月的兴仁大地充满生机,在黔西南州兴仁市城北街道海河村,村民王艳六点就开始忙碌了起来。“爸爸,我先去坡上了,九点还得去送货。”
数千亩的桃林满布在山野,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去,“突突突”的摩托车划破了乡村的宁静。
6月中旬,王艳家十多亩接红桃相继成熟,每天卖桃子是这段时间她主要的工作。

今年37岁的王艳在村民看来是一个全能型人才,会开车,会开挖机,卖桃子也是一把好手。
“看着家里桃子一天天成熟,靠老人在街边一天也卖不了多少。”王艳说,这段时间活不多,平时工作原因加了多个同城的微信群,王艳就在群里卖起了自家种的桃子。
叮叮叮,一边摘桃,微信群不是顾客就开始下单了。

“桃要采摘成熟匀称的,采摘以后还要挑选,保障顾客到手桃子都是品相好的。”王艳笑着说,“不能砸了海河村桃子的招牌。”
11点30分,同城订单基本送完了,王艳给记者算了一笔账,“今天早上送了六七单了,卖了五天的时间,收入就有4000多元。”

海河村的桃子在当地小有名气,如今全村有桃林5000余亩,驻村第一书记何应普坦言:“桃子产量大,基本是老百姓摆摊销售。”
在646县道上,记者看到,不远的距离,就有群众在路边销售当地的桃子。
“在市场上,路边都有群众销售,我们年轻人熟悉网络平台,也可以多一个销售渠道。”王艳说。
在海河村,运用网络销售桃子不仅王艳一人。
中午,村民张国荣也在桃林下忙碌了起来,接通电源,搭上灯具,张国荣在为晚上直播开始做准备。

今年27岁的张国荣也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,退伍返乡的他有着3年直播经验。如今,孩子要上学,张国荣就想着用自己的特长来卖本地特产。
“尝尝。”张国荣随手摘下几个桃子,分给周边一群人,“我们当地接红桃主要有两个特点,脆、甜,成熟的桃子用手搬开后桃肉和果核自然分离,口感是非常好……”张国荣介绍说。
让大山里的好味道走出去,是张国荣最想干的事。“三年时间学习,网络直播让我看到很多可能,我也相信我们团队能够做好这件事,让更多的人品尝到大山里的好味道。”

“大家共同发力,同城平台、直播平台,我们驻村人员和村干部也在通过短视频在推介海河村的桃子,今年我们预计产量将达到300万斤,桃子也将成为村民增收重要渠道。”何应普说
乡村振兴如火如荼,农村广阔空间大有作为。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扎根乡村,在广袤的乡村田野上,他们铆足干劲,为乡村振兴注入“青春力量”。近年来,兴仁市紧盯“引育用留”关键环节,采取招商引资与招商引才、人才博览会积极挖掘乡土人才等多种方式,不断拓宽引才渠道,全力厚植人才沃土,推动特色产业、重点产业紧缺人才为兴仁市经济发展发力。
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段源兴
编辑 钱星星
二审 宋洁 张恒
三审 陈俎宇
转自:湖州招聘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