巴铁兄弟前脚刚夸完咱的歼-10CE“贼拉牛”,后脚就吐槽这飞机“肚量”太小,飞不远,也带不了多少“家伙”。
这可不是巴铁一家说的,歼-10这“腿短”“饭量小”的老毛病,一直是大家伙儿的心病。
那这歼-10到底咋升级才能又飞得远,又能多带弹呢?

今儿个,咱就来唠唠这档子事儿。
话说当年,也就是1986年,为了不让老外的飞机欺负咱,咱国家就开始琢磨着研发一款能跟他们掰手腕的家伙,这就是歼-10。
那时候,设计的主意很简单,就是要它专心致志搞空战,别的花里胡哨的先不考虑。

您瞅瞅,这想法搁当时其实也不算错,毕竟饭得一口一口吃,一口气也吃不成个胖子不是?
可这“专一”的定位也给歼-10埋下了个不大不小的坑——这娃儿后来“胃口”不行,啥都想带,却啥也带不了多少。
不像人家印度的光辉战机,磨磨唧唧搞了四五十年,咱这歼-10争气啊,吭哧吭哧不到20年,2004年就基本定型了,开始小批量生产,陆续装备部队。
2006年,歼-10A更是成了气候,大批量生产,空军和海军航空兵都用上了。

老外媒体统计,歼-10和歼-10A加起来,造了300多架,这数量,杠杠的!
到了2010年以后,歼-10B和歼-10C横空出世,那叫一个鸟枪换炮!
航电系统、雷达都换了新的,进气道也改进了,还用上了些新材料,那性能,直接窜到了四代半战机的水平。
跟法国的阵风、欧洲的台风,都能掰掰手腕,一点不带怂的!

2017年,歼-10C定型,2021年,歼-10CE出口型也出来了,巴铁一口气就买了36架,最近还有消息说埃及也要买40架,看来咱这歼-10CE是真香!
巴铁对这飞机的空战性能、机动性、爬升速度、雷达和航电系统,那叫一个满意。
不过嘛,这歼-10的老毛病还是没根治,巴铁兄弟也提出来了——这飞机挂载能力还是不太行。
歼-10这娃儿,有11个挂点,听着不少吧?

理论上最大能挂7吨的“家伙”,也不算少了。
可实际用起来,那就一言难尽了。
这11个挂点,它不能同时用啊!
能挂重型武器的挂点就那么几个,你想带副油箱吧,重型导弹就带不了几个;你想多带点炸弹吧,副油箱又得少挂,这作战半径就短了。

歼-10A自己带的油,撑死也就飞个1600多公里,这作战半径,确实有点捉襟见肘。
所以,你在新闻里看到的歼-10,基本上都是肚子底下、机翼两边挂着三个大油箱,活像个油老虎。
挂上这三个油箱,歼-10的航程倒是能到3000公里以上,作战半径也超过了1000公里,总算是能出去溜达溜达了。
可问题又来了,挂了油箱,能挂重型武器的挂点就只剩下俩了,这要是执行对地或者对海打击任务,你想多带点导弹炸弹,那可就难了。

中距弹?
对不起,没地儿挂了!
机翼最外侧的挂点,那是留给霹雳-8或者霹雳-10格斗弹的。
所以,歼-10要是去执行对地或者对海打击任务,为了飞得远点,就得挂上两三个副油箱,然后机翼两边各挂一枚导弹,再带上两个格斗弹,机腹下再挂个电子吊舱,齐活!

要是去执行空战任务呢?
也差不多,三个副油箱,两个格斗弹,一个电子吊舱,把对地/对海导弹换成复合挂架,机翼下就能挂上四枚霹雳-12或者霹雳-15中距弹。
解放军的歼-10C也好,巴铁的歼-10CE也好,基本上都是这么个挂法。
当然,你要是不在乎航程,少挂或者干脆不挂副油箱,再用上复合挂架,那歼-10的挂载能力立马就上去了。

2024年珠海航展上,咱就展示了这么一个歼-10CE,机翼上直接用了三联复合挂架,机腹下也没挂油箱,而是用了双联复合挂架,那家伙,看着就带劲!
可这样一来,航程短了,机动性也差了,有点顾此失彼。
说来说去,歼-10这油箱小、挂载能力不足的问题,还真是个老大难。
就算后来做了不少改进,也还是没能彻底解决。

歼-10CE出口成绩不太理想,估计也跟这有关系。
现在解放军里,歼-20和歼-35负责夺取制空权,收拾敌人的五代机和四代半战机;歼-16、歼轰-7和海军的歼-15T,那载弹量大、航程远,主要负责对地对海打击任务。
就拿歼-16来说,最大挂载能力12吨,自己带的油就能飞3500公里以上,作战半径那叫一个大!
海军的歼-15T用弹射起飞,也能达到类似的效果。

可对很多中小国家来说,养不起这么多类型的飞机,他们就想要一种飞机啥都能干。
这方面,歼-10就有点力不从心了。
不过,歼-10也不是一无是处。
作为单发中型战机,它出动效率高,维护成本低,比歼-20、歼-16这些重型战机省钱多了。
执行一些巡逻警戒、驱逐警告之类的任务,歼-10还是很合适的。
关于咱国家各种飞机的那些事儿,还有很多很多,以后咱慢慢唠。
本文旨在分享有趣的内容,无任何不良暗示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。
转自:湖州招聘网